1、为什么幼儿园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?
① 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客观要求;
② 游戏是幼儿的主体性活动;
③ 游戏初期幼儿的学习与发展;
2、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
① 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性原则;
② 安全性原则;
③ 开放性原则;
④ 经济型原则;
⑤ 发展适宜性原则;
⑥ 儿童参与性原则;
⑦ 有利于操作原则;
3、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
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 终生学习
4、简述幼儿注意力分散的原因
① 无关刺激过多;
② 疲劳;
③ 目的要求不明确;
④ 注意不善于转移;
⑤ 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没有并用
5、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
① 防止无关刺激物的干扰;
② 制定合理的作息制度;
③ 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;
④ 适当控制儿童的玩具与图书的数量;
⑤ 不要反复向幼儿提要求;
⑥ 灵活的交互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;
⑦ 提高教学质量
6、学前幼儿观察力的培养
①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;
② 激发观察的兴趣;
③ 交给幼儿观察办法;
④ 运用多种感官观察;
7、幼儿记忆发展的主要特点
① 容易记,容易忘;
② 记忆带有很大的无意性;
③ 以形象记忆为主;
④ 机械记忆多于意义记忆;
⑤ 记忆不精确;
8、如何在活动中发展幼儿的记忆
① 注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和信心,提高记忆效果;
② 教学内容具体生动,富有情感色彩,培养发展幼儿的形象记忆,情绪记忆;
③ 帮助幼儿提高认知能力提高意义识记水平;
④ 正确评价识记结果,合理组织复习
9、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
① 无意想象为主,有意想象开始发展;
② 再造想象为主,创造想象开始发展;
③ 想象有时和现实;
10、幼儿想象无意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?
① 想象无预设目的,由外界刺激直接引起;
② 想象主题不稳定;
③ 想象内容零散,无系统;
④ 以想象的过程为满足;
⑤ 想象受情绪和兴趣的影响;
11、学前儿童想象力的培养
① 丰富幼儿的表象,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;
② 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
③ 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些想象;
④ 创设问题情境,训练幼儿的发散性思维,让幼儿想象事务的具体情况及解决问题的方法;
⑤ 在活动中进行适当地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;
⑥ 抓住一日生活环节中的教育契机,引导幼儿进行想象;
12、学前儿童语言的培养
① 创造条件,让儿童幼充分交往与活动的机会;
② 帮助儿童扩大眼界,丰富生活增加词汇;
③ 加强对学前儿童语言的训练;
④ 成人语言规范的榜样作用;
13、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
① 学前早期儿童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;
② 学前中期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;
③ 学前晚期儿童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;
④ 学前儿童对概念的掌握受其概括能力发展水平的制约;
⑤ 学前儿童的判断能力,由于年龄的增长而发展;
⑥ 学前儿童已经能进行一些推理但水平比较低;
⑦ 学前儿童理解能力逐渐增强;
14、幼儿情绪发展的特点
① 情绪内容的丰富性;
② 情绪体验深刻化;
③ 情绪变化具有情景性;
④ 情绪容易受感染和暗示;
⑤ 情绪的稳定性逐渐提高;
15、幼儿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特点
① 儿童亲社会行为发展不存在性别差异;
② 儿童亲社会行为主要指向同伴及少数指向教师;
③ 儿童亲社会行为指向同住伙伴和异性伙伴的次数存在年龄差异;
④ 在儿童亲社会行为中,合作行为最为常见,其次为分享行为和助人行为,安慰行为和公德行为较少发生;
2020年下半年统考时间:10月31日
《2020年教师资格证报考条件调整通知》
《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大纲》
《2020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变化》